漯河阀门厂:防止“数字出官”需扭紧监管“阀门”
发布日期:2015年12月25日

多年来,东北三省部分地方GDP“增速高于全国、总量大于全国”的统计乱象引发公众质疑。有专家指出,这种“数据掐架”其深层原因是“数字出官,官出数据”的扭曲政绩观在推波助澜。(新华网)
统计造假“前赴后继”,缘于“数字出官”的诱惑,也折射出某些官员难以遏制的政绩冲动。在GDP捆绑着官员提拔升迁的考核体制下,对于官员的评价考核过于依赖数字,数字的变化往往能给官员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,统计造假就成了一些官员的主动“追求”。
要从根上铲除假数字频频出现的土壤,才能让“官出数字”和“数字出官”这两棵互相依傍生长的“毒草”不再疯长。这需要发挥各方监管的作用,从三个方面扭紧“阀门”。一是用规定加强对审计部门的监管,防止审计部门在审计上报数字时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防止造假数字;二是用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,要改变GDP在考核时唱“独角戏”的局面,从制度上加强对领导干部考核全方位的监管;三是加强对“造假”官员惩处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管,使惩罚能够做到落地有声,收到实效,确保不会“旧疾复发”。归根到底,改变“数字造假”“数字出官”的现象,必须要改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,防止“唯GDP”的错误政绩观泛滥,使领导干部们能够从思想深处树立干实事,创实业的为官理念,多做为民生计长远,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工作,而不是靠数字来架起虚构的“政绩繁荣”。